![]() |
产地 | 上海 |
保存条件 | 详见说明 |
品牌 | 澳睿赛生物 |
货号 | ORCM301 |
用途 | 仅供科研实验使用 |
组织来源 | 眼组织 |
细胞形态 | 详见说明 |
是否是肿瘤细胞 | 否 |
保质期 | 详见说明 |
器官来源 | |
免疫类型 | |
品系 | |
生长状态 | 详见说明 |
物种来源 | 小鼠 |
包装规格 | 5×10?cells/T25细胞培养瓶 |
是否进口 | 否 |
一、细胞基本属性
|
|
细胞名称
|
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
|
组织来源
|
眼组织
|
商品货号
|
ORCM301
|
种属来源
|
小鼠
|
产品规格
|
5×105cells/T25细胞培养瓶
|
细胞简介
|
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离自眼组织;视网膜色素上皮为一层矮六角棱柱状细胞,高8~10μm,宽12~18μm。细胞顶部伸出许多长5~7μm的突起。在胚胎发生时,上皮基部和脉络膜紧密连接,但顶部与视细胞连接不紧,故易在此发生视网膜剥离。电镜观察,细胞之间有紧密连接、中间连接和缝隙连接,基底部有胞膜内褶和线粒体,故推测色素上皮有运输离子和屏障作用。胞核圆形,位于细胞基部。顶部胞质含许多椭圆或圆形的黑色素颗粒和含板层碎片的残余体。滑面内质网发达,分布于色素颗粒和残余体之间。有高尔基复合体、溶酶体、粗面内质网和脂滴。这些结构反映了色素上皮的多种功能:①色素颗粒由粗面内质网产生,经高尔基复合体转运至胞质顶部。已知两栖类和鱼类受强光照射时,色素颗粒移入突起中;处于黑暗时,色素颗粒又回到胞质中,这说明色素上皮有吸收光和保护视细胞免受强光刺激的作用;②脂滴有集聚和贮存维生素A的作用,通过滑面内质网的酯化与转运,参与视细胞合成视紫红质;③能吞噬脱落的视杆细胞外节膜盘,藉溶酶体酶水解消化,形成残余体;④分泌蛋白多糖,粘合和维持视杆、视锥与色素上皮的相互位置关系,从而保证视紫红质的更新和营养物质的传递。
|
培养基
|
ECM基础培养基,FBS,Penicillin,Streptomycin等;
|
包被条件
|
鼠尾胶原Ⅰ(2-5μg/cm2)
|
换液频率
|
每2-3天换液一次
|
生长特性
|
贴壁
|
细胞形态
|
上皮细胞样
|
传代特性
|
不建议传代
|
消化液
|
0.25%胰蛋白酶
|
培养条件
|
气相:空气,95%;CO2,5%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