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产地 | 上海 |
保存条件 | 详见说明 |
品牌 | 澳睿赛生物 |
货号 | ORCM094 |
用途 | 仅供科研实验使用 |
组织来源 | 皮肤组织 |
细胞形态 | 详见说明 |
是否是肿瘤细胞 | 否 |
保质期 | 详见说明 |
器官来源 | |
免疫类型 | |
品系 | |
生长状态 | 详见说明 |
物种来源 | 小鼠 |
包装规格 | 5×10?cells/T25细胞培养瓶 |
是否进口 | 否 |
一、细胞基本属性
|
|
细胞名称
|
小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
|
组织来源
|
皮肤组织
|
商品货号
|
ORCM094
|
种属来源
|
小鼠
|
产品规格
|
5×105cells/T25细胞培养瓶
|
细胞简介
|
小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离自皮肤组织;表皮位于动物皮肤的外层,由胚胎时期外胚层形成,具有抗摩擦和抗损伤的作用。表皮是皮肤的浅层结构,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。从基底层到表面可分为五层,即基底层、棘层、颗粒层、透明层和角质层。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是一种能合成角质蛋白的上皮细胞,此类细胞为表皮的主体,由表皮深层始逐渐增殖、分化,并在成为角化的角质细胞中,细胞核与细胞器完全消失,细胞亦失去生理功能而脱落。未脱落部分对机体尚有保护作用,故不必在洗擦身体时用力搓擦,使其过早脱失。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层,在上皮程序性死亡后,细胞产生角化并移向表皮。体外培养的表皮角化细胞容易导致终末分化,不能充分增殖。角质形成细胞最终产生角质蛋白,在其向角质细胞演变过程中,一般可以分为四层,即基底层、棘层、颗粒层以及角质层。有人把前三层或前二层称为生发层或马尔匹基层。此外,在某些部位,特别在掌跖部位,角质层下方还可见到透明层。
|
培养基
|
含FBS、生长添加剂、Penicillin、Streptomycin等
|
换液频率
|
每2-3天换液一次
|
生长特性
|
贴壁
|
细胞形态
|
上皮细胞样
|
传代特性
|
可传1-2代左右
|
传代比例
|
1:2
|
消化液
|
0.25%胰蛋白酶
|
培养条件
|
气相:空气,95%;CO2,5%
|